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蒙古高原岩石圈构造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文献关键词:
古亚洲洋;陆-岛碰撞;地体拼合;内蒙古高原;岩石圈构造
作者姓名:
杨文采;苏美霞;杨波;吴艳君;王勤燕;郭广飞;刘书钰;孟晓玲;陈勐韬;施源;彭中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7;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文采;苏美霞;杨波;吴艳君;王勤燕;郭广飞;刘书钰;孟晓玲;陈勐韬;施源;彭中-.内蒙古高原岩石圈构造研究)[J].地质学报,2022(05):1599-1607
A类:
地体拼合
B类:
内蒙古高原,原岩,岩石圈构造,综合地球物理,下地壳,岩石圈地幔,物质运动,挤压力,内蒙古中部地区,阿穆尔,兴安,西南部,锡林浩特,元古宙,太古宙,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二叠纪,古亚洲洋,南支,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特地,上地壳,地壳变形,充水,石炭纪,北支,岛弧带,华南,源岩,岩浆侵入,中生代,拉张,有增无减,作用时间,浆化,周边地区,成矿潜力
AB值:
0.2206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