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新生代东北和华北的洋陆转换作用
文献摘要:
本文对西太平洋的洋—陆转换作用进行探讨.西太平洋洋—陆转换带在中国东部可分为华南、华北—黄海和东北3个区段.东北地区中—新生代洋—陆转换作用涉及古今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两方面俯冲作用的影响,产生大面积中基性岩浆和火山活动,从侏罗纪一直延伸到现在.不同于东北和华南地区,华北—黄海有克拉通型的岩石圈,在晚侏罗世—新近纪因为太平洋板块的大角度旋转造成软流圈低黏度物质上涌,和地壳拉张与幔源岩浆的底侵,造成上地壳裂谷型沉积盆地.燕山地区在侏罗纪与东北地区类似,有强烈的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岩石部分熔融,产生强烈岩浆活动.在白垩纪到新生代,因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太平洋板块大角度旋转,发生沿蒙古—鄂霍茨克洋的转换断层的拉张,产生从南蒙古过锡林浩特的NW向玄武质岩浆和火山带.洋—陆转换带不同区段有不同的动力学作用演化过程,与先期岩石圈的性质、大洋板块俯冲带的分布、方向变化和俯冲持续时间、以及后期俯冲带后撤作用都有密切关系.洋—陆转换作用的统一后果是大陆的增生,但是不同区段大陆增生和物质运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文献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洋—陆转换作用;中国东北;华北—黄海;燕山运动
作者姓名:
杨文采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文采-.中—新生代东北和华北的洋陆转换作用)[J].地质论评,2022(03):769-780
A类:
洋陆转换作用
B类:
新生代,西太平洋,洋洋,转换带,中国东部,黄海,区段,洋板块,俯冲作用,基性岩,火山活动,侏罗纪,伸到,华南地区,克拉通,岩石圈,晚侏罗世,新近纪,大角度,软流圈,低黏度,上涌,拉张,源岩,上地壳,裂谷,沉积盆地,燕山地区,部分熔融,岩浆活动,白垩纪,南蒙古,锡林浩特,NW,玄武,先期,大洋,板块俯冲,俯冲带,后撤,密切关系,一后,物质运动,地球动力学,中国东北,燕山运动
AB值:
0.3686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