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吉中早中生代高镁安山岩:性质与意义
文献摘要:
高镁安山岩主要产出于板块会聚边缘的大洋俯冲消减带岛弧环境,是岛弧岩浆作用的代表性产物,研究其相关构造属性,对示踪板块俯冲时限、俯冲带构造背景、大洋俯冲作用过程中岩石圈地幔演化等方面至关重要.长春-延吉缝合带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和华北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的闭合和古太平洋的启动过程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但有关缝合带位置与俯冲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采自长春-延吉缝合带吉东地区的色洛河群绿片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套样品原岩为一套赞岐质高镁安山岩,具有富Mg、低Al、低Ti、高Cr、Ni等特征,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中的赞岐岩具可比性,由俯冲板片(洋壳+上覆沉积物)部分熔融的流体与地幔发生混合而成,形成于华北板块北部边缘之上的陆缘岛弧环境,由吉林-黑龙江洋的俯冲所致.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246士2 Ma).本文证据显示原定义为中元古代的色洛河群时代可能为早中生代,并非元古宙或者晚古生代增生杂岩,而应该为华北板块上形成于早中生代的陆缘岛弧安山岩.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延吉缝合带不是天山-索伦-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的东延部分,而是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延部分,形成于三叠纪前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导致的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拼合.
文献关键词:
高镁安山岩;锆石U-Pb年龄;陆缘岛弧;中三叠世;长春-延吉缝合带
作者姓名:
王红燕;周建波;李功宇;王斌;李皓东;陈卓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威海,2642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红燕;周建波;李功宇;王斌;李皓东;陈卓-.吉中早中生代高镁安山岩:性质与意义)[J].地质学报,2022(05):1803-1814
A类:
吉东,陆缘岛弧
B类:
中生代,高镁安山岩,会聚,大洋,俯冲消减,岛弧环境,岩浆作用,构造属性,示踪,板块俯冲,时限,俯冲带,构造背景,俯冲作用,作用过程,岩石圈地幔演化,长春,延吉,缝合带,佳木斯,凯地,地块,华北板块,古亚洲洋,启动过程,洛河,片岩,微量元素分析,锆石,Pb,年龄测定,原岩,Mg,Ti,Setouchi,火山岩,可比性,沉积物,部分熔融,江洋,定年,形成时代,代为,中三叠世,Ma,原定,中元古代,元古宙,晚古生代,增生杂岩,区域构造,构造分析,天山,西拉木,拉木伦,变质,三叠纪,纪前,古太平洋板块,西向,拼合
AB值:
0.3319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