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弧地壳深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来自中祁连西段哈马尔达坂杂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模拟研究
文献摘要:
俯冲带弧岩浆分异是大陆地壳形成的主要过程,对研究大陆地壳的演化与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祁连弧地体西段盐池湾地区的哈马尔达坂杂岩体进行野外地质、地球化学、年代学和热力学模拟研究,来讨论弧岩浆分异过程.哈马尔达坂杂岩体主要存在两类岩石类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包括辉石角闪石岩、角闪辉长岩和角闪石岩)和闪长岩类(包括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石角闪石岩的形成时代为473±1Ma,与相邻高钾岛弧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哈马尔达坂杂岩体与高钾岛弧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全岩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比值在0.7035~0.7053之间,εNd(t)=+3.9~+5.1,eHf(t)=+10.8~+13.1,表明它们来自同一岩浆源区.结合野外地质关系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侵入杂岩体的原始熔体为相邻的高钾玄武质弧岩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岩类是来源于受沉积物熔体交代的俯冲带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玄武质岩浆在中下地壳发生(以角闪石为主)结晶分异的产物;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具有堆晶结构,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富铁贫硅的特征,具有较高的MgO含量(6.19%~14.29%,Mg#=52.3~74.6),代表原始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形成的堆晶体.热力学模拟计算与实验岩石学资料对比,进一步说明该杂岩体中的闪长岩是玄武质岩浆在中压(约0.7GPa)和氧逸度为NNO+1的条件下、发生50%~67%分离结晶的产物.闪长岩类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具有相似的矿物结晶顺序与全岩同位素组成,指示它们具有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互补成分特征,分别代表了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后的衍生熔体和堆晶岩.因此,本文研究表明角闪石分异是弧岩浆分异的主要机制,它导致富Si02熔体的形成,推动岩浆成分向富硅的方向演变,从而产生新生的安山质地壳.
文献关键词:
弧地壳;角闪石分异;热力学模拟;中祁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晓奎;王超;李航;郝江波;喻遵谱;张帅;马得青;李雪
作者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晓奎;王超;李航;郝江波;喻遵谱;张帅;马得青;李雪-.弧地壳深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来自中祁连西段哈马尔达坂杂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模拟研究)[J].岩石学报,2022(04):1169-1188
A类:
镁铁质堆晶岩,角闪石分异
B类:
弧地壳,深部,结晶分异,中祁连,西段,哈马,达坂,杂岩体,年代学,热力学模拟,俯冲带,岩浆分异,大陆地壳形成,生长机制,盐池湾,外地,类岩石,岩石类型,辉石,石角,石岩,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锆石,Pb,定年,形成时代,代为,1Ma,岛弧,玄武岩,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3,+5,eHf,+10,+13,岩浆源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熔体,沉积物,交代,地幔,部分熔融,下地壳,特征呈现,富铁,MgO,Mg#,分离结晶,晶形,实验岩石学,中压,7GPa,氧逸度,NNO+1,成分特征,明角,致富,Si02,安山质
AB值:
0.2937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