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普罗帕酮急诊复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转复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住院接受普罗帕酮急诊复律治疗的169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169例患儿中,男118例,女51例,年龄(2.84±2.91)岁(14 d~13岁)。按照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3~7岁组、>7岁组。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169例PSVT患儿中,≤1岁65例(38.5%),>1~3岁47例(27.8%);>3~7岁40例(23.7%);>7岁17例(10.1%);24例(14.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53例(90.5%)首次就诊原因为非特异性表现。4.1%(7/169例)的患儿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效复律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由(44.0±4.0)%上升至(53.7±6.9)%( t=-4.700, P=0.003)。缓慢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总体显著有效率为74.0%(125/169例)。比较不同用药次数的显著有效率,总体(多次)静脉注射显著有效率[74.0%(125/169例)]明显高于首次静脉注射显著有效率[53.3%(90/1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57, P<0.001)。比较不同年龄组显著有效率,≤1岁患儿组(60.0%,39/65例)明显低于>1岁组(82.7%,86/1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96, P=0.001)。比较不同剂量组(1.5 mg/kg及1.0 mg/kg),≤1岁时,1.5 mg/kg组显著有效率(51.1%,23/45例)明显高于1.0 mg/kg组(20.0%,4/20例)( χ2=5.519, P=0.019);>1岁时,2种不同剂量组显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9% 比62.1%, χ2=0.180, P=0.671)。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不良反应率为9.5%(16/169例),其中1例表现为严重低血压,发生于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15例发生心脏传导异常,均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伴心功能轻中度损伤患儿未发生心功能恶化。 结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复律儿童PSVT相对安全有效,显著有效率为74.0%,其复律成功率与年龄、剂量及用药次数相关。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复律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在心功能明显受损或心动过速持续无休止心功能损伤程度不明时应避免选用,警惕心功能恶化。
文献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静脉注射药;儿童;婴儿
作者姓名:
李梅婷;江河;张仪;李璟昊;周挥茗;李小梅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北京 100016
引用格式:
[1]李梅婷;江河;张仪;李璟昊;周挥茗;李小梅-.普罗帕酮急诊复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22):1736-1740
A类:
儿童阵发性
B类:
普罗帕酮,急诊,复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于清华,清华大学,小儿科,Mann,Whitney,并先,先天性心脏病,非特异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著有,不同用药,不同年龄组,不同剂量,效率比较,不良反应率,低血压,右心功能不全,三尖瓣下移畸形,心脏传导,轻中度,伤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无休止,心功能损伤,明时,警惕心,静脉注射药,婴儿
AB值:
0.197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