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膈肌折叠手术的临床观察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行膈肌折叠术(DPL)的危险因素、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HD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CHD术后是否行DPL分为DPL组和未行膈肌折叠术组(NDPL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CHD术式、术次、体外循环(CPB)时间等临床资料。以CHD手术与DPL间隔时间中位数8 d,将DPL组患儿分为早期手术组(间隔时间<8 d),及延迟手术组(间隔时间≥8 d),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感染等临床资料。结果:共收入CHD术后患儿10 309例,DPL组95例,NDPL组10 214例。DPL组中男52例(54.7%)、女43例(45.3%),年龄147(52,318)d,体重(5.5±4.1)kg,身高(56.8±25.6)cm,CPB时间(136.8±93.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2.5±50.2)min。与NDPL组比较,DPL组患儿年龄小、身高矮、体重轻、术前特殊处理发生率高、再次手术比例高、CPB温度低、CPB时间长、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0.998,95%
CI 0.998~0.999,
P<0.001)、分期手术(
OR=72.977,95%
CI 39.096~136.211,
P<0.001)、长CPB时间(
OR=1.006,95%
CI 1.002~1.011,
P=0.008)、肺静脉成形术(
OR=4.219,95%
CI 2.132~8.350,
P<0.001)是CHD术后膈肌功能障碍行DPL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手术组较延迟手术组术后感染率低(43.59%比88.38%,
P=0.007)、机械通气时间短[168.0(99.5,280.5)h比309.9(166.2,644.5)h,
P=0.029]、住院时间短[27.00(20.75,35.00)d比37.00(28.00,53.00)d,
P<0.001]、住院花费少[158.36(128.99,203.11)千元比232.95(174.54,316.47)千元,
P<0.001]。
结论:小手术年龄、分期手术、较长CPB时间、肺静脉成形术是CHD术后膈肌功能障碍行膈肌折叠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手术干预有益于患儿恢复。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膈肌折叠;危险因素;干预时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佳琪;陈曦;张明杰;王丽平;庞亚昌;徐卓明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20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佳琪;陈曦;张明杰;王丽平;庞亚昌;徐卓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膈肌折叠手术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01):40-44
A类:
膈肌折叠,NDPL
B类: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后行,临床观察研究,CHD,医学中心,术式,体外循环,CPB,间隔时间,中位数,早期手术,延迟手术,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花费,术后感染,共收,术后患儿,中男,主动脉阻断时间,高矮,再次手术,分期手术,肺静脉,成形术,膈肌功能障碍,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千元,小手,手术干预,有益于,干预时机
AB值:
0.1804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