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氢吗啡酮应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疗效与安全性,为其用于儿童术后镇痛提供合适的用药参考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1月到2021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ASAⅡ~Ⅳ级)且术后入住PICU的157例患儿,随机单盲分为5组,氢吗啡酮低剂量组(H1组,30例):氢吗啡酮剂量≥2且<3 μg/(kg·h);氢吗啡酮中剂量组(H2组,30例):氢吗啡酮剂量≥3且<4 μg/(kg·h);氢吗啡酮高剂量组(H3组,31例):氢吗啡酮剂量≥4且≤5 μg/(kg·h);舒芬太尼组(S组,36例):舒芬太尼剂量为0.08 μg/(kg·h);吗啡组(M组,30例),吗啡剂量为20 μg/(kg·h)。5组患儿同时静脉输注咪达唑仑2 μg/(kg·min)作为镇静治疗。于术后1 h、4 h、8 h、12 h、24 h进行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同时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乳酸、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时需追加镇痛镇静药物的患儿例数及次数、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5组患儿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AS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术后各组患儿呼吸、心率、血糖、乳酸及血清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差异(
P均>0.05)。各组患儿术前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术后各组平均动脉压在4 h、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H1组、H2组、H3组在术后1 h、4 h、12 h、24 h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M组(
P<0.05),H1组、H2组、H3组间在各时间点镇痛满意度无明显差异。(4)H1组、H2组、H3组在术后4 h、24 h镇静满意度显著高于M组(
P<0.05)。H1组、H2组、H3组间在各时间点镇静满意度无明显差异。(5)H1组、H2组、H3组与S组在术后镇痛满意度和镇静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6)H1组[1(0,2)次]、H2组[1(0,2)次]、H3组[1(0,2)次]组患儿24 h内追加镇痛镇静药物次数少于M组[2(2,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且H1组、H2组、H3组追加镇痛镇静药物患儿例数少于M组(
P均<0.05);H2组和S组机械通气时间最短[H2组(88.3±2.9) h,S组(85.9±3.0) h]。(7)H1组、H2组、H3组和S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M组出现2例呼吸暂停。
结论:氢吗啡酮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与舒芬太尼效果相当。氢吗啡酮3~4 μg/(kg·h)+咪达唑仑2 μg/(kg·min)可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为小儿术后镇痛镇静的有效药物组合。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镇静;镇痛;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吗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龚雨姗;皮丹丹;刘成军;李静;符跃强;许峰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雨姗;皮丹丹;刘成军;李静;符跃强;许峰-.氢吗啡酮应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11):880-885
A类:
B类:
氢吗啡酮,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疗效与安全,安全性研究,参考剂量,前瞻性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ASA,入住,PICU,单盲,H1,H2,高剂量,H3,舒芬太尼,静脉输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血清皮质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追加,镇静药物,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镇痛满意度,时间最短,呼吸暂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镇痛效果,术后患儿,镇痛镇静效果,药物组合
AB值:
0.1522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