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婴幼儿左束支区域起搏10例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应用于婴幼儿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例心动过缓婴幼儿(年龄≤3岁)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并行左束支区域起搏,记录术中资料(起搏参数、影像及心电图资料),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术后门诊规律随访。术前及术后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年龄(1.6±0.7)岁,体重(10.3±2.5)kg,均成功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术后心电图QRS波时限为(100±9)ms,心室起搏比例为(97±7)%。术后随访时间为6(6,12)个月。术后1周时,10例患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Z值较比术前明显缩小(1.3±0.6 比3.6±1.1, t=9.37, P<0.001),随访期间10例患儿心功能均保持良好,末次随访时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6±4)%。末次随访时起搏电极阈值较比术中稍有升高但均≤1.0 V,在临床可接受范围[(0.8±0.1)比(0.5±0.1)V, t=-5.27, P=0.001];电极感知及阻抗与术中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5)比(14±4)mV,(584±88)比(652±86)Ω, t=-0.83、2.26, P=0.426、0.050]。随访期间未见电极脱位、电极故障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婴幼儿,起搏QRS波时限窄且术后心功能保持良好,电极参数稳定。
文献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人工;儿童;心动过缓
作者姓名:
李璟昊;李小梅;江河;张仪;李梅婷;周挥茗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璟昊;李小梅;江河;张仪;李梅婷;周挥茗-.婴幼儿左束支区域起搏10例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22(08):810-814
A类:
B类:
婴幼儿,左束支区域起搏,安全性及有效性,于清华,清华大学,医院住院,心动过缓,有心,心脏永久起搏器,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中资,心电图,善心,心脏超声检查,后门,QRS,时限,ms,心室起搏,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保持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mV,脱位,术后心功能,心脏起搏器
AB值:
0.2244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