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与C 3肾小球病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C 3肾小球病(C 3G)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不典型APSGN患儿中C 3G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病初符合APSGN诊断的10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诊断为APSGN者73例(APSGN组),诊断为C 3G者27例(C 3G组),采用 t检验、 Mann-Whitney U检验及 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 结果:APSGN和C 3G病初均可有链球菌感染史,2组发病年龄与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PSGN和C 3G病初的临床表现有时难以区分,但C 3G组肉眼血尿发生率(92.6%比69.8%)、肾病水平蛋白尿发生率(66.7%比30.1%)均高于APSGN组( χ2=5.583、10.960,均 P<0.05)。实验室检查中,APSGN组与C 3G组相比,白蛋白水平较高[(36.3±7.4) g/L比(28.9±6.8) g/L],三酰甘油[(1.2±0.6) mmol/L比(1.6±0.7) mmol/L]、血尿素[(7.6±5.6) mmol/L比(14.7±16.3) mmol/L]、血肌酐[(66.2±45.2) μmol/L比(120.1±170.3) μmol/L]、尿蛋白定量[(43.5±58.5) g/24 h比(319.2±994.8) g/24 h]水平均较低( t=4.655、2.738、2.241、1.624、1.448,均 P<0.05)。治疗中,C 3G组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率均高于APSGN组(59.3%比12.3%、29.6%比1.4%)( χ2=23.15、19.22,均 P<0.05)。随访中发现,C 3G组肉眼血尿消失时间、镜下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转阴时间及补体C 3恢复时间均长于APSGN组[51.1(14.3,90.0) d比14.9(6.0,15.5) d、218.3(60.0,277.5) d比65.5(27.0,82.5) d、127.9(60.0,180.0) d比38.2(13.0,53.6) d、129.3(55.5,225.0) d比39.1(24.0,51.0) d]( U=2.395、2.730、2.890、3.054,均 P<0.05)。 结论:对病初临床表现比较重,尤其是持续肾病水平蛋白尿的APSGN患儿,应高度怀疑C 3G的可能性,必要时予激素治疗,积极完善肾活检及补体途径的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及时调整治疗改善预后。
文献关键词: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 3肾小球病 ;儿童
作者姓名:
雷蕾;陈植;刘小荣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病一科,北京 100045
引用格式:
[1]雷蕾;陈植;刘小荣-.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与C 3肾小球病的临床分析 )[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21):1660-1664
A类:
APSGN
B类: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 ,肾小球病,临床分析,3G,临床特点,不典型,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Mann,Whitney,实验室结果,发病年龄,年龄与性别,性别差异,肉眼血尿,肾病,蛋白尿,实验室检查,白蛋白水平,三酰甘油,血尿素,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其他免疫抑制剂,镜下血尿,转阴时间,补体,恢复时间,怀疑,激素治疗,肾活检,相关检查,调整治疗
AB值:
0.18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