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建立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制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属性层次模型赋权法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AHM-TOPSIS)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本院2020年6月归档的50份门诊癌痛专用病历(A组,150例次记录)书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书写质量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C
i值),并统计各评价指标不规范病历构成比。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干预,并对干预后2021年10月归档的50份癌痛专用病历(B组,156例次记录)书写质量进行同法再评价,比较干预前后病历书写规范性及各评价指标不规范病历构成比的差异。
结果:建立的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包括办理专用病历所需材料完整性、疼痛相关主诉及病史记录、疼痛既往药物治疗过程的具体描述、疼痛的常规评估及记录、疼痛的量化评估及记录、疼痛的全面评估及记录、疼痛的动态评估及记录、疼痛药物选择合理性、药物用法用量合理性、合理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镇痛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记录、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及处理记录共12项指标。干预前A组病历中,C
i≥0.6的病历占62.0%(93/150);干预后B组病历中,C
i≥0.6的病历占84.6%(13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干预前A组病历中,疼痛的全面评估、不良反应预防、量化评估及动态评估记录的不规范病历构成比较高,分别为64.0%(96/150)、55.3%(83/150)、54.7%(82/150)、52.7%(79/150);干预后B组病历中,上述不规范病历构成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0.6(79/156)、35.9(56/156)、32.1(50/156)、39.7(62/156)(均
P<0.05)。
结论:建立了基于德尔菲法及AHM-TOPSIS的门诊癌痛专用病历综合评价标准;对门诊癌痛专用病历实施综合评价及干预后,病历书写质量有所提升。
文献关键词:
癌性疼痛;病历;评价方法;效果分析;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晓丽;梁茂本;庄旭琴;秦海艳;秦孝峰;贾冬梅;陈佳佳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药学部,淮安 223300;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淮安 2233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部,淮安 223300;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淮安 223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晓丽;梁茂本;庄旭琴;秦海艳;秦孝峰;贾冬梅;陈佳佳-.门诊癌痛专用病历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39):3115-3120
A类:
B类:
癌痛,病历质量,质量评价方法,应用效果分析,德尔菲法,南京医科大学,淮安,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标准,属性层次模型,逼近理想解排序法,AHM,TOPSIS,本院,归档,算书,近程,C
,构成比,结果实,实施干预,行同,再评价,书写规范,办理,主诉,史记,治疗过程,量化评估,动态评估,药物选择,药物用法用量,镇痛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于德尔,病历书写质量,癌性疼痛,干预研究
AB值:
0.2455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