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和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252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64例和足月儿组18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儿首发临床表现均以发热最常见,但早产儿组嗜睡、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 P<0.05)。首次血液/脑脊液异常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感染均以败血症为主,并发症主要为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早产儿脑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60.9%(39/64),明显高于足月儿的44.7%(84/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早产儿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多见,足月儿组以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多见。两组患儿阳性菌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产儿组抗生素疗程明显长于足月儿组( 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好转率约为9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相对容易漏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但早期、合理规范治疗后其临床治愈/好转率并不差于足月儿。
文献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转归;早产儿;足月儿
作者姓名:
蔡岳鞠;黎小兰;宋燕燕;张喆;陈晓文;周伟
作者机构: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 51012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 510120
引用格式:
[1]蔡岳鞠;黎小兰;宋燕燕;张喆;陈晓文;周伟-.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03):187-191
A类:
B类:
早产儿,足月儿,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转归分析,妇女儿童,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例资料,胎龄,实验室检查,临床转归,首发,嗜睡,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脑脊液,异常率,合并感染,败血症,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菌,转阴时间,疗程,临床治愈,好转率,不典型,易漏诊,抗生素使用,使用时间,合理规范,规范治疗
AB值:
0.203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