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原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归纳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50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原因和鉴别诊断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参照儿童再障和ITP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外院误诊病例的病初资料和本院复诊检测结果,归纳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在同期收治的165例儿童再障中,共有50例(30.3%)曾被误诊为ITP。分析归纳主要误诊原因为:1.临床表现不符合"典型ITP",未按照国际指南标准行必要的骨髓检查以明确诊断,共22/50例。2.骨髓检测结果解读有误。在28例初诊行骨髓涂片检查者中,6例(21%)骨髓显示典型再障骨髓象,但仍被诊断为ITP。3.骨髓涂片结果不典型者,未行骨髓活检以助诊断(15/28例,54%)。4.初诊时符合ITP诊断标准,但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后,未行必要复查以核实诊断(7/28例,25%)。结论:临床应严格参照执行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以避免经验性错误。诊断ITP需要慎重,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一线药物无效者,必须进行骨髓检查(必要时行骨髓活检),并按诊断标准正确解读检测结果,以避免临床误诊或漏诊。
文献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诊断标准;误诊
作者姓名:
熊婷婷;唐晋清;谢晓恬
作者机构: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儿科,上海 200090;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上海 200065
引用格式:
[1]熊婷婷;唐晋清;谢晓恬-.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原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20):1573-1577
A类: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B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障,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同济,医院儿科,外院,诊病,本院,复诊,误诊原因,诊断要点,期收,国际指南,骨髓检查,结果解读,有误,初诊,骨髓涂片,涂片检查,检查者,骨髓象,不典型,骨髓活检,糖皮质激素,复查,核实,相关疾病,疾病诊断,经验性,慎重,时行,漏诊
AB值:
0.2538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