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EBV相关性胃癌2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EBV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EBVa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EBVaG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及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EBVaGC占同期胃癌的3.6%,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42~74岁,平均61岁;位于近端胃13例(61.9%),远端胃8例(38.1%);肿瘤最大径1.5~11 cm.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小梁状分布或排列成腺管状,细胞多角形、合胞样,核空泡状,核膜明显,核分裂易见,部分病例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Lauren分型:肠型7例(33.3%),弥漫型4例(19.0%),混合型2例(9.5%),不确定型8例(38.1%).免疫表型:PD-L1 CPS评分<1者3例(14.3%),PD-L1 CPS评分≥1者18例(85.7%);HER-20/1+(15/21),2+(6/21);Claudin-18.2阳性(10/21).原位杂交:21例EBER原位杂交均显示肿瘤细胞核着色为深蓝色.与non-EB-VaGC相比,两者在发病部位、组织学类型、Lauren分型、PD-L1 CPS评分、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19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14例生存,5例死亡,生存时间1.30~88.13个月.结论 EBVaGC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好发于男性、近端胃、TNM分期早、淋巴结转移率低,PD-L1 CPS评分高,约1/3病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癌,但其他组织学亚型的胃癌也可以有不同程度EBV感染.尽管EBVaGC预后有争议,但绝大多数文献均支持此亚型预后较好.
文献关键词:
胃肿瘤;淋巴样间质;EBV相关;PD-L1;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姓名:
张蒙;王瑞芬;管雯斌;孙也淇;李凌轩;李俊磊;王立峰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病理科,长沙 410011
引用格式:
[1]张蒙;王瑞芬;管雯斌;孙也淇;李凌轩;李俊磊;王立峰-.EBV相关性胃癌2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12):1486-1492
A类:
VaGC
B类:
胃癌,associated,gastric,cancer,EBVaGC,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文献复习,中男,发病年龄,近端,远端,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小梁,排列成,管状,多角形,合胞,空泡,泡状,核膜,核分裂,易见,淋巴细胞浸润,Lauren,肠型,弥漫型,混合型,L1,CPS,HER,1+,2+,Claudin,原位杂交,EBER,细胞核,着色,深蓝色,发病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NM,生存时间,发于,淋巴结转移率,为伴,伴淋巴样间质,他组织,组织学亚型,胃肿瘤
AB值:
0.3376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