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18—2021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检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女性,平均年龄74.7岁。临床症状为无明显诱因阴道出血。1例为内生性肿瘤,2例为外生性肿瘤,平均直径3.3 cm。2例行根治性手术,浸润宫颈外1/3层、中1/3层,淋巴结均未见转移性癌;1例患者仅行组织活检。镜下观察,3例以筛状结构为特征,筛孔内充满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周围有双层细胞排列的小管状结构,瘤细胞胞质少,具有宫颈基底样细胞特点。3例均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鳞状细胞癌,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非特异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免疫表型上,p63免疫组织化学可显示双层上皮结构,外层上皮阳性,但S-100蛋白标记外层上皮呈阴性,CD117、p16
INK4a(克隆号E6H4)和MYB蛋白检测阳性;3例PD-L1(克隆号22C3)肿瘤伴随诊断综合阳性评分均小于1。1例患者术前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另2例术后组织切片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示高危型HPV感染。采用断裂分离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例均未显示MYB基因重排。随访时间平均23.3个月(分别为36、28和6个月)。2例行手术及放射治疗,无病生存。1例仅行放射及药物治疗,带瘤生存。
结论: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临床极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无MYB基因重排,且具低PD-L1免疫反应性。根治性手术加放化疗目前仍是主要治疗方法。
文献关键词:
宫颈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琳琳;崔莹莹;高鹏英;夏蕾;刘广珍;刘慧
作者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徐州 2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琳琳;崔莹莹;高鹏英;夏蕾;刘广珍;刘慧-.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07):615-620
A类:
p16
,INK4a,E6H4
B类:
腺样囊性癌,混合型,临床病理学,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徐州,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及病理,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检测,绝经后,老年女性,平均年龄,阴道出血,内生性,外生性,平均直径,根治性手术,淋巴结,转移性,活检,筛状结构,筛孔,黏液样,管状结构,底样,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非特异,梭形细胞,肉瘤样,p63,外层,CD117,MYB,蛋白检测,L1,22C3,伴随诊断,合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组织切片,RNAscope,高危型,荧光原位杂交,基因重排,随访时间,时间平均,放射治疗,无病生存,带瘤生存,恶性程度,免疫反应性,加放,放化疗,宫颈肿瘤
AB值:
0.3148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