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文献摘要:
以线粒体Cytb和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金沙江中下游江段的圆口铜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393尾圆口铜鱼样本共检测出91个串联基因序列单倍型,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36±0.00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489±0.00009);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及Median-joining网络关系图表明,金沙江中下游的圆口铜鱼单倍型不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但呈现出3个较明显的单倍型谱系分支(Clade 1、Clade 2和Clade 3),出现Clade 1谱系分支的时间大约在3.66 Ma,出现Clade 2和Clade 3谱系分支的时间大约在2.93 Ma;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不同地理群体内(占96.62%)和不同谱系分支间(占81.29%),不同地理群体间和不同谱系分支内部的遗传差异分别约占3.38%和18.71%;金沙江中下游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08—0.045,除屏山群体与其他群体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两两群体间均达到低等显著分化水平(Fst<0.05,P<0.05),但3个谱系分支之间呈现极大遗传分化水平(Fst>0.25,P<0.001);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表明,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野生群体在近期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扩张时间大约在0.0007—0.0004 Ma.综合分析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新世小冰川时期冰川的演化在金沙江圆口铜鱼种群历史动态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圆口铜鱼野生资源,作者建议特别关注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3个线粒体DNA谱系分支,并用于有效指导养殖生产.
文献关键词:
圆口铜鱼;金沙江;遗传多样性;种群历史动态
作者姓名:
何勇凤;朱永久;龚进玲;朱挺兵;吴兴兵;李学梅;孟子豪;杨德国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2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勇凤;朱永久;龚进玲;朱挺兵;吴兴兵;李学梅;孟子豪;杨德国-.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历史动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2(01):37-47
A类:
B类:
金沙江,江中,中下游,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种群历史动态,动态分析,Cytb,Co,分子标记,江段,基因序列,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分子系统发育,系统发育树,Median,joining,网络关系,关系图,图表,地理分布格局,型谱,Clade,Ma,子方,AMOVA,遗传差异,不同地理群体,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Fst,屏山,山群,显著水平,两群,中性检验,错配分析,BSP,Bayesian,Skyline,Plot,野生群体,种群扩张,青藏高原隆升,全新世,冰川,鱼种,野生资源,别关,有效指导
AB值:
0.3094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