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小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I)定量评估小肝癌射频消融(RFA)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初诊单发小肝癌病灶58例.采用Philips 3.0T MR对全部入组患者于治疗前行MR常规T1WI、T2WI、DCE-MRI序列扫描,分别测得肿瘤最大层面的各扫描序列定量参数-包括血管通透性常数(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百分比(volume of extravascular extraeellular space per unit volume of tissue,Ve)及血液回流常数(the rate constant,Kep)值.病理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随访,将病例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比较两组RFA治疗前各定量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患者DCE-MRI各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组以及进展组初始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组较进展组的病灶更小.消融前稳定组Ktrans值(0.343±0.074)min-1、Kep值(0.904±0.153)min-1及MVD值(49.000±5.518)均较进展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DCE-MRI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分析显示Ktrans值、Ve值与MV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0.334.结论 动态增强DCE-MRI灌注分析参数Ktrans、Kep均能有效预测肝癌RFA疗效,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对肿瘤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
文献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功能磁共振成像;射频消融
作者姓名:
陈天佑;袁敏;周粟;杨柏帅;侯毅斌;李清涛
作者机构:
201508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介入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天佑;袁敏;周粟;杨柏帅;侯毅斌;李清涛-.3.0T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小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价值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02):154-159
A类:
extraeellular
B类:
0T,动态增强磁共振,磁共振灌注成像,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评估,价值研究,DCE,定量评估,RFA,预测价值,月初,初诊,单发小肝癌,癌病,Philips,T1WI,T2WI,扫描序列,定量参数,血管通透性,transfer,constant,Ktrans,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olume,extravascular,space,per,unit,tissue,Ve,血液回流,rate,Kep,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微血管密度,mRECIST,定量指标,检验分析,灌注参数,MVD,病灶大小,小差,参数值,原发性肝癌,功能磁共振成像
AB值:
0.315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