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氧化铁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用纳米材料之一.研究显示,纳米氧化铁粒子会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如基因和蛋白水平)造成遗传损伤,其遗传毒性的潜在机制为进入细胞核后直接与DNA相互作用,引起DNA损伤.此外,还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诱导活性氧产生,通过活性氧诱发DNA氧化损伤.本文简要介绍纳米氧化铁的分类及制备方法,并以常用的纳米零价铁和超顺磁纳米氧化铁为例,介绍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及潜在的致毒机制.
文献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纳米零价铁;超顺磁纳米氧化铁;遗传毒性;纳米材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泽浩;赵田田;王敬亭;周长慧;朱海美;常艳
作者机构: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 201201;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 20120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泽浩;赵田田;王敬亭;周长慧;朱海美;常艳-.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2(08):634-640
A类:
超顺磁纳米氧化铁
B类:
遗传毒性,生物安全性,医用纳米材料,子会,亚细胞,分子生物学,遗传损伤,潜在机制,细胞核,氧化还原反应,过活,氧化损伤,绍纳,制备方法,纳米零价铁,毒性研究,致毒机制
AB值:
0.205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