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模板辅助多功能双药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协同抗肿瘤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制备尺寸均匀、形貌可控的无载体吉非替尼-羟基喜树碱(GET-HCPT)双药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协同靶向治疗,探索该制备策略的技术普适性和所得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辅助法制备吉非替尼-羟基喜树碱纳米颗粒(GET-HCPT NPs,GET与HCPT的摩尔比为1:1),酰胺化反应合成同时包含亲水基团聚乙二醇(PEG)和疏水基团聚马来酸酐-丙二酸丙二醇酯-十八烯(PMHC18)的两亲性功能试剂PMHC18-PEG,将其按照PMHC18聚合物与纳米药物1:5的体积比加入药物纳米颗粒中,经超声处理对其进行表面功能化,得到尺寸均匀、形貌稳定的核-壳型纳米双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两种药物的复合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及多功能纳米药物在PBS缓冲液中室温储存6个月的稳定性.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实时表征纳米药物的细胞内吞过程及内吞机制,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纳米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协同抑制活性和功能化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将该模板法制备策略用于可控制备其他多种抗癌药物纳米结构,以明确其普适性.结果 成功制备形貌尺寸均匀的GET-HCPT双药NPs(50 nm).用PMHC18-PEG功能化后,核-壳结构清晰可见,10 nm的聚合物保护层均匀地附着在纳米颗粒表面.多功能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生理环境稳定性,在生理缓冲液中室温储存6个月无明显变化.该纳米系统以能量依赖的内吞机制被A549细胞迅速内化,并在给药后3 h达到内吞峰值,具有高信噪比.纳米药物展现出协同增强的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而所用功能化聚合物PMHC18-PEG在0~200μg/ml浓度范围内作用于A549细胞,细胞存活率均保持95%以上.该制备策略普适于制备其他多种疏水抗癌药物的NPs:紫杉醇NPs,他莫西芬NPs,替尼泊苷NPs,甲氨蝶呤NPs,及制备不同形貌的GET:GET NP、GET纳米棒(NR)、GET NP+NR.结论 新型的无载体GET-HCPT双药纳米颗粒形貌可控、尺寸可调、分散性好、性能稳定,可被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快速内吞并表现出肿瘤靶向的药物释放和协同增强的抗癌活性.该纳米制备技术普适于其他多种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体系,为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药物设计思路和临床用药指导.
文献关键词:
模板辅助法;无载体;多功能纳米药物;协同治疗;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晓雨;原博;李亚楠
作者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太原 03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晓雨;原博;李亚楠-.模板辅助多功能双药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协同抗肿瘤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10):1241-1247
A类:
PMHC18,多功能纳米药物,他莫西芬,莫西芬,NP+NR
B类:
纳米颗粒,肿瘤研究,无载体,吉非替尼,羟基喜树碱,GET,HCPT,nanoparticles,NPs,制备策略,临床应用效果,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辅助法,摩尔比,酰胺化反应,反应合成,亲水基团,团聚,聚乙二醇,PEG,疏水基团,聚马来酸,马来酸酐,丙二酸,丙二醇,两亲性,性功能,体积比,加入药物,超声处理,表面功能化,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征纳,PBS,缓冲液,共聚,激光扫描,扫描显微镜,CLSM,细胞内吞,噻唑蓝比色法,MTT,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协同抑制,抑制活性,功能化聚合物,生物相容性,模板法,可控制备,抗癌药物,纳米结构,壳结构,清晰可见,保护层,分散性,环境稳定性,A549,高信噪比,协同增强,抗非小细胞肺癌,ml,细胞存活率,适于,紫杉醇,甲氨蝶呤,不同形貌,纳米棒,颗粒形貌,吞并,药物释放,抗癌活性,米制,制备技术,生物活性分子,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设计,临床用药指导,协同治疗
AB值:
0.269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