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风府""神门""内关"穴,假针组浅刺上述腧穴旁1 mm处,隔日1次,20 min/次,造模与治疗共计15 d.治疗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旷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OT%值明显降低(P<0.05),OE%值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显著上升(均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显著降低(均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假针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焦虑模型大鼠BDNF-TrkB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焦虑的发病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焦虑作用.
文献关键词:
心脑同调;电针;焦虑;行为学;BDNF-TrkB信号通路;大鼠;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璐凡;王军;李诗梦;惠志远;曹子敏;杨磊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北京,10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璐凡;王军;李诗梦;惠志远;曹子敏;杨磊-."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2(21):3014-3018,3025
A类:
心脑同调
B类:
电针,对焦,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DNF,TrkB,针刺治疗,焦虑障碍,假针,大鼠模型,百会,风府,神门,内关,浅刺,刺上,腧穴,隔日,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实验测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前额叶皮质,数百分,OE,停留时间,OT,直得,大鼠血清,较正,异常表达,抗焦虑
AB值:
0.1970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