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解郁止痛方对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解郁止痛方对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解郁止痛方改善疼痛及抑郁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解郁止痛方高剂量组、解郁止痛方中剂量组、解郁止痛方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及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实验第1,7,14,21天各干预1次)方法诱导偏头痛抑郁共病模型.实验期间,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予以纯水灌胃,尼莫地平组大鼠予以尼莫地平混悬液6 mg/kg灌胃,解郁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解郁止痛方10 g/kg、5 g/kg、2.5 g/kg(生药)灌胃,均1次/d,连续21 d.实验第1,7,14,21天造模前行机械痛阈值测定,第1,10,21天进行行为学评估;实验第21天,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额叶皮质、海马、杏仁核组织中BDNF含量.结果 实验第7,14,21天造模前,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尼莫地平组及解郁止痛方各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第10,21天,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百分率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尼莫地平组及解郁止痛方各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第10、21天,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组(P均<0.05);实验第10天,尼莫地平组及解郁止痛方各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解郁止痛方中剂量组大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第21天,尼莫地平组、解郁止痛方中剂量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时间及解郁止痛方高剂量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第21天干预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额叶皮质、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杏仁核组织中BD-NF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解郁止痛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额叶皮质、海马组织中BDNF 含量及解郁止痛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 BDNF 含量均明显升高(P 均<0.05),尼莫地平组及解郁止痛方各剂量组杏仁核组织中BDNF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解郁止痛方低剂量组大鼠额叶皮质、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及解郁止痛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额叶皮质、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 解郁止痛方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的行为,机制可能与影响BDNF/ERK/CREB信号通路,减轻疼痛上行传导通路的中枢敏化,抑制杏仁核的过度活化,降低其对额叶皮质及海马的负性调节作用有关.
文献关键词:
解郁止痛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偏头痛;抑郁;大鼠
作者姓名:
冯思娜;舒星星;张慧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712000
引用格式:
[1]冯思娜;舒星星;张慧-.解郁止痛方对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3):1786-1791,1796
A类:
解郁止痛方
B类:
偏头痛,共病,行为学,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脑,BDNF,抑郁症状,尼莫地平,高剂量,颈背,背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预知,纯水,水灌,灌胃,混悬液,生药,机械痛阈值,行行,大鼠血清,额叶皮质,杏仁核,糖水,百分率,强迫游泳,新奇,摄食,天干,海马组织,含量变化,ERK,CREB,导通,中枢敏化,负性
AB值:
0.1246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