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生儿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适宜筛查窗口期和筛查地点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文献摘要:
背景 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的组配方案的系统评价报道较多,而筛查的最佳窗口期和适宜的筛查机构也同样值得关注.目的 评估在不同筛查窗口期和筛查机构中进行新生儿危重症CHD(mCHD)筛查的诊断准确性和假阳性率.设计诊断准确性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 本文文献检索和筛选是在新生儿CHD筛查(NCHDS)指南中实现的.筛查金标准:筛查阳性婴儿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mCHD,或随访出现CHD症状和体征后经心脏超声或手术或心脏导管介入术证实为mCHD.以QUADAS-2量表对纳入文献行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等诊断准确性参数.主要结局指标不同筛查窗口期和筛查机构的筛查准确性.结果 ①关于筛查窗口期的16篇文献中,筛查窗口期在生后≤24h9篇,~48h7篇,~72h3篇,6~72h3篇,筛查新生儿mCHD的敏感度分别为0.788(95%CI:0.600~0.921)、0.579(95%CI:0.378~0.757)、0.586(95%CI:0.369~0.775)和0.897(95%CI:0.836~0.937),特异度分别为0.985(95%CI:0.946~0.996)、0.998(95%CI:0.994~0.999)、0.996(95%CI:0.987~0.999)和0.994(95%CI:0.983~0.998),假阳性率分别为0.015(95%CI:0.004~0.057)、0.002(95%CI:0.001~0.006)、0.004(95%CI:0.001~0.016)和0.006(95%CI:0.002~0.019);生后≤24 h、~48 h、~72 h和6~72 h筛查新生儿mCHD的AUC分别为0.916、0.973、0.939和0.973.②关于筛查机构的20篇文献中,产院15篇、NICU 2篇、社区2篇、产院+NICU 1篇,筛查新生儿mCHD的敏感度分别为0.701(95%CI:0.576~0.802)、0.797(95%CI:0.675~0.881)、0.571(95%CI:0.230~0.856)和0.821(95%CI:0.555~0.944);特异度分别为0.995(95%CI:0.990~0.998)、0.885(95%CI:0.778~0.944)、0.993(95%CI:0.988~0.996)和0.916(95%CI:0.189~0.998);产院和NICU筛查新生儿mCHD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06(95%CI:0.003~0.011)和0.030(95%CI:0.001~0.636),AUC分别为0.960和0.757;产院生后≤24 h亚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7和0.996,生后>24 h亚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0和0.996.结论 追求筛查的高敏感度、接受高假阳性率时可以选择生后6~24 h内进行筛查;追求低假阳性率时可选择生后24~72 h之后筛查,应选择在产院开展筛查mCHD,准确性高、假阳性率低.
文献关键词:
新生儿;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窗口期;筛查地点;准确性;假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陆天玮;胡晓静;吕天婵;马晓静;曾子倩;赵峥山;王定美;张崇凡;黄国英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国家级项目管理办公室 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心血管中心 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护理部 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GRADE中心 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市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陆天玮;胡晓静;吕天婵;马晓静;曾子倩;赵峥山;王定美;张崇凡;黄国英-.新生儿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适宜筛查窗口期和筛查地点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2(04):281-289
A类:
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窗口期,mCHD,NCHDS,24h9,48h7,72h3,+NICU
B类:
筛查地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组配,最佳窗口,假阳性率,诊断准确性研究,文献检索,南中,金标准,婴儿,心脏超声检查,症状和体征,经心,导管介入术,QUADAS,偏倚风险,临床适用性评价,文献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假阴性率,结局指标,产院,应选
AB值:
0.1224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