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285例,将病程14 d内血清抗体IgM 2次检测均为阴性,且IgG 2次检测抗体滴度无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的36例患儿设为抗体延迟产生组;将14 d内血清抗体检测IgM阳性或IgG 2次检测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的患儿249例设为抗体阳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免疫学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抗体延迟产生组中位年龄0.75(0.30,2.78)岁,显著小于抗体阳性组5.50(3.73,7.20)岁( P<0.001)。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低水平是造成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延迟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37),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低于7.155 mmol/L时,预测发生肺炎支原体抗体延迟产生的敏感度为0.819,特异度为0.833。与抗体延迟产生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为新生儿期住院病史( P=0.007)和先天性心脏病( P=0.001)。抗体延迟产生组11.11%(4/36)发生痉挛性咳嗽、41.67%(15/36)发生喘息及33.33%(12/36)发生腹泻,显著高于抗体阳性组的0.40%(1/249)、24.50%(61/249)和9.64%(24/249)( P<0.05)。抗体延迟产生组63.89%(23/36)出现发热,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的92.37%(230/249)( P<0.001),发热持续天数[2.50(0.00,4.75)d]也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7.00(5.00,8.50)d]( P<0.001)。抗体延迟产生组19.44%(7/36)发生大叶性肺炎,无一例发生肺外表现,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的75.50%(188/249)和14.86%(37/249)( P<0.05)。 结论:MPP患儿抗体延迟产生多见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低于7.155 mmol/L的患儿,尤其当存在新生儿期住院病史及先天性心脏病时。该类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痉挛性咳嗽、喘息为主要特征,出现发热、大叶性肺炎和肺外表现概率低。
文献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抗体;儿童;体液免疫
作者姓名:
洪怡;陶黎梅;黄贺;陆洁;杨慧萍;王美娟;吴水燕;黄洁;柏振江
作者机构:
常熟市中医院儿科 215500;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21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 215000
引用格式:
[1]洪怡;陶黎梅;黄贺;陆洁;杨慧萍;王美娟;吴水燕;黄洁;柏振江-.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07):497-502
A类:
B类: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MPP,日苏,苏州大学,儿童医院,医院住院,住院治疗,IgM,IgG,检测抗体,抗体滴度,减低,血清抗体检测,体阳,免疫学,影像学特征,血清免疫球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独立影响因素,基础疾病,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痉挛性咳嗽,喘息,持续天数,大叶性肺炎,一例,肺外表现,多见于,体液免疫
AB值:
0.2018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