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川楝子醇提物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白血病CEM细胞的凋亡
文献摘要:
背景:苦寒中药川楝子具有小毒,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在实体瘤中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在血液肿瘤中报道较少,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医"以毒攻毒"理论探讨其主要成分川楝素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目的:探究川楝子醇提物抑制白血病CEM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经5种浓度梯度川楝子醇提物作用24,48,72 h后,通过MTT实验求得各组细胞抑制率.考虑到受渗透压影响并保证后续实验的开展,筛选出川楝子醇提物低、中、高质量浓度(16,80,400 mg/L),作用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24,48,72 h,采用MTT实验和吉姆萨-瑞氏染色探究其毒性作用,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CEM细胞凋亡小体,RT-qPCR实验检测川楝子醇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 h后p53、Bcl-2、Bax、Cyt-C、Caspase-9和Caspase-3基因转录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川楝子醇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 h后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16,80,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对正常淋巴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②16,80,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作用CEM细胞经Hoechst 33258染色能看到蓝色亮光的凋亡小体;③与对照组比较,80,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作用CEM细胞后能提高p53、Bax、Cyt-C、Caspase-9和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P<0.05或P<0.01),降低Bcl-2基因转录水平(P<0.05或P<0.01),尤其以48 h较为突出;④给药24 h后,相较于对照组,16,80,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组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组p5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给药48 h后,相较于对照组,80,400 mg/L川楝子醇提物组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Bax蛋白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或P<0.01);⑤结果表明,川楝子醇提物能显著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的增殖,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来实现的.
文献关键词:
川楝子醇提物;中药;以毒攻毒;白血病;CEM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分子机制
作者姓名:
吴慧婷;朱大诚;徐笑明;常娜
作者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南昌市 330004
引用格式:
[1]吴慧婷;朱大诚;徐笑明;常娜-.川楝子醇提物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白血病CEM细胞的凋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30):4873-4878
A类:
川楝子醇提物
B类:
线粒体途径,CEM,苦寒,生长环境,环境要求,实体瘤,肿瘤细胞,细胞的增殖,血液肿瘤,中报,前期研究,以毒攻毒,理论探讨,川楝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培养,对数生长期,浓度梯度,MTT,细胞抑制率,渗透压,外周血淋巴细胞,吉姆,毒性作用,Hoechst,凋亡小体,qPCR,实验检测,p53,Bcl,Bax,Cyt,Caspase,blot,蓝色,亮光,基因转录水平,时间依赖性,导线
AB值:
0.1522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