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PCI临床疗效及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水平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疗效及血清胶原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方法 将115例AMI患者根据行PCI时间分为A组(<6 h)46例、B组(6~12 h)37例、C组(>12 h)32例,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无复流及术后3 d不适症状发生情况,ELISA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7 d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超声检查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时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 F)];记录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PCI术后即刻无复流及术后3 d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B、C组(P均<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7 d,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水平A组B组>C组(P均<0.05);术后6个月,A、B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P均<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后行PCI时间越早,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越低,左心功能和预后改善越明显;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sLOX-1、IL-17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外基质分泌、减轻左心室重构有关.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心肌细胞外基质;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白细胞介素;心室重构
作者姓名:
何文凤;薛成;郑健康;帅壮;岳荣川
作者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疾病研究室,四川南充63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文凤;薛成;郑健康;帅壮;岳荣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PCI临床疗效及血清PⅠCP、PⅢNP、sLOX-1、IL-17水平比较)[J].山东医药,2022(29):47-50
A类:
介入时间窗
B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PCI,CP,NP,sLOX,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即刻,无复流,不适症状,超声检查,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主要心血管事件,症状发生率,LVEF,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后行,越早,左心功能,预后改善,低血清,心肌细胞外基质,左心室重构
AB值:
0.1552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