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作为劳动基准的个人信息保护
文献摘要: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存在特殊之处,具体表现为资强劳弱和人格从属性背景下知情同意规则的失灵、工作数字化后劳动者被透视和被操控的风险、有组织生产的合作关系中个人信息处理的需要,因此不能完全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一般规则.劳动基准法已经纳入立法规划,在其中就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做专门规定,这是对数字时代人权保护新挑战的回应,对于其他劳动基准的实现也有重要意义.在劳动关系中仅遵循私法路径不足以保护个人信息,还需要配备公权力保障,劳动基准法的双重保护机制也契合了这一需求.作为劳动关系中保护个人信息的特别法,劳动基准法的相应条款应该考虑如何对一般规则进行调整,包括限制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的正当需求,修改删除权、可携带权和自动化决策条款,协调主管机构、救济方式和法律责任.由于"必需"是一个语境依赖型概念,将来还应该通过配套文件来规制工作场所的视频监控等典型的应用场景.
文献关键词:
劳动基准法;个人信息保护;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倩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倩-.作为劳动基准的个人信息保护)[J].中外法学,2022(01):183-201
A类:
B类:
保护问题,从属性,知情同意规则,失灵,作数,操控,有组织,合作关系,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法,劳动基准法,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门规,人权保护,劳动关系,私法,公权力,双重保护,保护机制,特别法,人力资源管理,改删,删除权,可携带权,自动化决策,主管机构,救济方式,法律责任,依赖型,工作场所,视频监控
AB值:
0.2920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