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治疗后房角的变化,分析不同房角关闭机制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PACG并行LPI治疗的患者23例(35只眼),对所有患者在LPI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进行标准眼科临床检查和UBM检查.根据UBM图像,将房角关闭机制分为瞳孔阻滞型、高褶虹膜型和混合型.结果 LPI前,35只眼中有30只(85.7%)表现为瞳孔阻滞型,5只(14.3%)表现为高褶虹膜型.LPI后,原表现为瞳孔阻滞型的30只眼中18只表现为瞳孔阻滞型,12只表现为混合型,并且LPI后瞳孔阻滞型和混合型的房角开放度均较LPI前增加(20.2°±4.2°vs 6.6°±1.8°,12.4°±3.9°vs 6.3°±1.7°,P均<0.05);原表现为高褶虹膜型的5只眼仍表现为高褶虹膜型,且其房角开放度较LPI前无明显变化(8.3°±1.7°vs 6.7°±2.1°,P>0.05).结论 瞳孔阻滞型PACG患者行LPI后房角开放效果较好,而高褶虹膜型患者行LPI后效果不佳,提示高褶虹膜是PACG患者房角关闭的重要机制并影响LPI疗效.
文献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生物显微镜;瞳孔阻滞;高褶虹膜
作者姓名:
崔骁;张睿;孙伟峰;秦海峰;许冰;沈炜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上海 200433
引用格式:
[1]崔骁;张睿;孙伟峰;秦海峰;许冰;沈炜-.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11):1335-1338
A类:
高褶虹膜
B类: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同房,房角关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PACG,LPI,后房,海军军医,第二军医大学,眼科临床,临床检查,检查和,瞳孔阻滞,混合型,眼中,开放度,后效
AB值:
0.1313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