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基底动脉尖闭塞首选取栓策略对血管再通效果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基底动脉尖闭塞首选取栓策略对血管再通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1例)及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18例)收治的急性基底动脉尖闭塞并行取栓治疗患者39例.根据首选取栓策略选择的不同,将其分为抽吸取栓组(17例)及支架取栓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等]、一次取栓成功再通率、最终血管再通率、穿刺至再通时间、补救措施比例及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mTICI 2 b、3级为血管成功再通.结果 抽吸取栓组的中位NIHSS评分低于支架取栓组[16(9,22)分比21(17,31)分,Z=-2.33,P=0.020],中位GCS评分高于支架取栓组[10(6,14)分比7(5,8)分,Z=-2.32,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抽吸取栓组一次再通及最终血管再通患者比例均高于支架取栓组(一次再通:16/17比12/22,P=0.011;最终血管再通:17/17比14/22,P=0.006),中位穿刺至再通时间及补救措施患者比例均低于支架取栓组[分别为20(14,31)min比41(24,71)min,P=0.002;1/17比9/22,P=0.024].抽吸取栓组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支架取栓组(2/17比10/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远端栓塞、夹层、再闭塞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支架取栓相比,基底动脉尖闭塞首选抽吸取栓可能具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和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取栓;抽吸;支架取栓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铎;邢鹏飞;林煌斌;吴健恒;杨鹏飞;沈红健;李子付;张磊;杨楠;彭慧渊;吴宗艺;张永巍
作者机构:
528401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铎;邢鹏飞;林煌斌;吴健恒;杨鹏飞;沈红健;李子付;张磊;杨楠;彭慧渊;吴宗艺;张永巍-.急性基底动脉尖闭塞首选取栓策略对血管再通效果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05):323-330
A类:
支架取栓器
B类:
基底动脉尖,海军军医,军医大学,脑血管病,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取栓治疗,策略选择,抽吸取栓,病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血管再通率,补救措施,症状性颅内出血,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通情,远端,栓塞,夹层,再闭塞,比例差异,不良事件发生率
AB值:
0.1565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