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320排CT超低管电压在体重指数≤30kg/m2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在320排CT上应用70 kV管电压、低造影剂用量、低造影剂流速的扫描方案对BMI≤30 kg/m2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纳入我院2021年1-4月BMI≤30 kg/m2、拟诊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52例,均通过宽体探测器CT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0 kV组(采用70 kV管电压及低造影剂用量和流速)和120 kV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及常规造影剂用量和流速).两组均采用混合迭代算法重建图像.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BMI、心率、造影剂用量及造影剂流速等,评估冠状动脉各节段血管的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并分析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70 kV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及流速均低于120 kV组[(27.15±3.70)mL vs(48.92±5.08)mL、(2.71±0.37)mL/s vs(4.50±0.35)mL/s,P均<0.001].两组患者的客观图像质量指标中冠状动脉平均CT值、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而70 kV组的图像噪声高于120 kV组[(31.50±5.74)HU vs(28.26±5.17)HU,P=0.037].共770个冠状动脉节段纳入主观评估,2名观察者之间的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2);70 kV组与120 kV组冠状动脉平均评分及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7±0.38)分vs(1.21±0.43)分、100.00%(384/384)vs 98.96%(382/386),P均>0.05].70 kV组有效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与辐射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120 kV组[(0.80±0.16)mSv vs(3.13±0.67)mSv、(4.51±0.98)mGy vs(17.36±3.19)mGy、(57.32±11.32)mGy·cm vs(223.61±47.64)mGy·cm,P均<0.001].结论 在320排CT上采用70 kV管电压对BMI≤30 kg/m2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是可行的,在亚毫希沃特条件下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且较常规扫描方案降低了碘造影剂用量和流速.
文献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宽体探测器;造影剂;低管电压
作者姓名:
贾紫珺;尹伟;胡信心;李佳余;陆建平;王敏杰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上海 200433
引用格式:
[1]贾紫珺;尹伟;胡信心;李佳余;陆建平;王敏杰-.320排CT超低管电压在体重指数≤30kg/m2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03):246-251
A类:
B类:
低管电压,体重指数,30kg,冠状动脉血管成像,kV,造影剂流速,扫描方案,我院,冠状动脉疾病,宽体探测器,心电,电门,门控,轴位,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混合迭代算法,重建图像,节段,图像质量,质量指标,对比噪声比,统计意义,图像噪声,HU,入主,主观评估,观察者,主观评分,Kappa,优良率,有效辐射剂量,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mSv,mGy,希沃,常规扫描,碘造影剂,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AB值:
0.2490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