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的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的冠状动脉成像(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基于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的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基于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的CCTA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50例患者的CCTA检查结果中共1033段冠状动脉接受评价,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1分者占99.1%、2分者占0.40%、3分者占0.30%,不可诊断的血管节段为0;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图像质量1分者占99.5%、2分者占0.25%、3分者占0.25%,不可诊断的血管节段为0;回旋支图像质量1分者占98.3%,2分者占1.05%,3分者占0.54%,不可诊断的血管节段为3段,中间支图像质量均良好;50例患者行CAG检查,显示冠状动脉节段1033段,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C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308段,CAG显示冠脉狭窄病变305段,基于节段分析,敏感度为97.04%、特异度为98.35%、阳性预测值为96.10%,阴性预测值为98.76%;基于患者分析,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上,CCTA与CAG的Kappa值为0.941;CCT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AUC为0.980(95%CI:0.968~0.991),C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分级上价值较高.结论 基于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的CCTA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具有图像清晰、无创、快捷方便等优点,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常规临床检查方法.
文献关键词:
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自动管电压;特异性
作者姓名:
郑穗敏;翁志蓬;欧建宏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 佛山 5283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穗敏;翁志蓬;欧建宏-.基于第三代双源CT force自动管电压的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22):2940-2943
A类:
自动管电压
B类:
第三代,force,CCTA,冠状动脉成像,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冠心病患者,影像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金标准,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右冠状动脉,脉图,图像质量,节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中间支,冠脉狭窄,Kapp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创,临床检查,检查方法
AB值:
0.1557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