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心理安全距离的行人风险评价及预警算法研究
文献摘要:
为实现在机非混行的交通环境下,对动态、随机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准确风险评估,基于行车安全场理论提出了考虑行人心理安全距离的碰撞行人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考虑行驶车辆是否会危及行人的心理安全,提出了心理安全距离的概念,包括心理安全通行距离和心理安全制动距离2个方面,并通过问卷调研挖掘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接着将心理安全距离融入行车安全场理论,建立行人风险动态评价模型,并据此提出针对典型行人过街场景的分级预警算法;最后,通过设置PC-Crash仿真试验对预警算法在典型行人过街场景的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无信号灯路段,行人在面对行驶车辆时,所需要的心理安全通行距离不低于50 m,心理安全制动距离一般分布在5~20 m,且车型、行人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都会对心理安全距离数值产生影响;②车辆在分级预警算法作用下,为保证行人心理安全所需要的最小制动减速度分布在0~3 m·s-2.与现有研究方法对比,该行人预警算法能够在避免事故的同时,有效保证行人的心理安全与车辆驾驶的稳定性,为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设计提供新的开发视角.
文献关键词:
交通工程;心理安全距离;行车安全场;行人风险评价;主动预警算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泉;晏楠飞;郝威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09;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20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泉;晏楠飞;郝威-.基于心理安全距离的行人风险评价及预警算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2(01):109-118
A类:
心理安全距离,行人风险评价,主动预警算法
B类:
算法研究,机非混行,交通环境,行车安全场,场理论,风险评价模型,行驶车辆,安全通行,行距离,安全制动,制动距离,问卷调研,入行,立行,动态评价模型,行人过街,分级预警,Crash,仿真试验,信号灯,路段,车型,全所,制动减速度,速度分布,方法对比,该行,车辆驾驶,汽车主动安全,主动安全预警,安全预警系统,交通工程
AB值:
0.2159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