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干预进展
文献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为主要症状,在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多动.ADHD对患儿的学业成绩、人际交往、身心发育等多方面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并可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期.早期干预可以减轻ADHD核心症状,减少共患病发生率.目前学龄前ADHD的干预手段包括行为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ADHD核心症状,但无法改善学龄前儿童的社交和情绪问题,且药物副反应会造成成瘾、依从性差等问题.行为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社交功能和情绪,减轻父母养育压力,且不存在药物副作用等问题,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学龄前ADHD儿童的干预进展进行综述.
文献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行为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佩滢;王瑜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发育行为科,上海 2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佩滢;王瑜-.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干预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12):1332-1335,1340
A类:
B类:
学龄前儿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进展,ADHD,神经发育障碍,障碍性,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主要症状,学龄前期,学业成绩,人际交往,重负,青春期,成年期,早期干预,核心症状,共患病,干预手段,行为治疗,物理治疗,情绪问题,药物副反应,应会,成瘾,依从性,社交功能,养育压力,药物副作用
AB值:
0.3465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