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系统外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
文献摘要:
新辅助治疗是进展期直肠癌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评价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是MRI。为了缓解我国影像科医师相对缺乏的现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考目前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系统协助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提出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系统的外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引导该技术的规范应用,提高影像学阅片的效率和准确性。
文献关键词:
直肠肿瘤;人工智能;新辅助治疗;深度学习
作者姓名: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系统外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22(08):732-735
A类:
B类:
人工智能平台,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评估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展期直肠癌,治疗体系,影像科,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自动,自动识别系统,规范应用,直肠肿瘤
AB值:
0.241259
相似文献
基于MRI影像组学构建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模型
张晓燕;朱海涛;李晓婷;李英杰;李忠武;王维虎;武爱文;孙应实;张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病理科,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放疗科,北京 100142;河南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郑州 450000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郝璐;袁野;余向南;李源;曹阳;陶凯雄;王征;王国斌-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微创外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微创外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