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的结直肠癌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安全性及其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多中心、真实世界的大样本数据,为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5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例)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7例)共计94例患者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58岁。直肠癌81例,结肠癌13例(2例为结肠双原发癌);肿瘤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82例;肿瘤高分化46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11例。26例(27.7%)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行单纯免疫治疗,主要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68例(72.3%)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和微卫星稳定(MSS),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主要为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PD-1+长程或短程放疗,或PD-1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分析评价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手术情况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手术并发症;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包括以下指标:主要病理学缓解(MP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在病理上残留肿瘤≤10%;病理完全缓解(pC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患者在病理上未见残留肿瘤;肿瘤评效为疾病控制率(DCR),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患者在全组中所占的比例;客观缓解率(ORR),为CR+PR。结果:全组94例患者接受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4(1~10)个,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2%(35/94),包括皮肤相关不良反应35例(37.2%)、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22.3%)和免疫性肠炎8例(8.5%),其中Ⅲ级不良反应占1.1%。末次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0(21~55) d,直肠癌根治术81例,结肠癌根治术11例,结肠癌联合其他脏器切除2例;全部患者原发灶切除均达到R
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3%(21/94),主要为吻合口漏(4例)、盆腔感染(4例)、腹腔积液(3例)、吻合口狭窄(3例)和腹盆腔出血(2例);Ⅰ~Ⅱ级并发症13例(13.8%),Ⅲ级并发症8例(8.5%),无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全组患者中位随访32(1~46)个月,DCR为98.9%(93/94),ORR为88.3%(83/94),pCR率41.5%(39/94),MPR率60.6%(57/94)。行单纯免疫治疗的26例dMMR和MSI-H患者pCR率为57.7%(15/26),MPR率为65.4%(17/26)。行联合免疫治疗的68例pMMR和MSS患者pCR率为35.3%(24/68),MPR率为58.8%(40/68)。
结论:对于初始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肿瘤控制率和病理缓解率;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
文献关键词: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并发症;病理缓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新志;熊振;肖斌毅;于冠宇;李英杰;姚云峰;陶凯雄;丁培荣;张卫;武爱文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北京 10014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武汉 43002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外科,广州 510060;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新志;熊振;肖斌毅;于冠宇;李英杰;姚云峰;陶凯雄;丁培荣;张卫;武爱文-.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的结直肠癌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安全性及其疗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03):219-227
A类:
B类:
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联合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治疗安全性,大样本,结直肠癌患者,病例系列研究,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海军军医,军医大学,长海,新辅助免疫治疗,中男,双原发癌,TNM,高分化,低分化,错配修复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程序性死亡,错配修复正常,pMMR,微卫星稳定,MSS,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1+,长程,短程放疗,细胞毒,CTLA,用毒,治疗期间,解手,手术情况,Clavien,Dindo,分级标准,标准评价,手术并发症,疗效评估,MPR,肿瘤消退,病理完全缓解,pCR,疾病控制率,DCR,部分缓解,全组,客观缓解率,ORR,CR+PR,期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性,肠炎,中位时间,直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脏器切除,原发灶,R
,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盆腔感染,腹腔积液,吻合口狭窄,腹盆腔,盆腔出血,可切除,肿瘤控制率,病理缓解,围手术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AB值:
0.2875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