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腹膜转移(CRPM)患者实施肿瘤细胞减灭术(CR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实施CRS的100例结直肠癌及阑尾黏液腺癌来源的腹膜转移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情况(手术时间、器官切除数量、腹膜切除数量、失血量等)。全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52.0(39.0~61.8)岁;同时性腹膜转移患者52例,异时性48例;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患者52例;原发肿瘤位于左半结肠43例,右半结肠28例,直肠14例,阑尾黏液腺癌来源15例。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M(范围)表示。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围手术期Ⅲ级以上定义为严重不良事件(SAE)],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SAE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的效能。
结果:全组中位腹膜癌指数(PCI)评分为16(1~39)分。68例(68.0%)手术患者达到完整肿瘤减灭程度(肿瘤减灭程度:0~1评分);62例患者在术后进行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有21例(21.0%)CRPM患者发生了Ⅲ~Ⅳ级SAE共37例次,包括泌尿系统输尿管损伤2例次,围手术期大量出血或贫血6例次,消化系统7例次,呼吸系统15例次,心血管系统4例次,皮肤切口裂开1例次,腹腔感染2例次;未发生Ⅴ级SAE。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OR:8.980,95%CI:1.428~56.457,
P=0.019)、PCI评分(OR:7.924,95%CI:1.486~42.259,
P=0.015)、术中白蛋白输注量(OR:48.959,95%CI:2.115~1 133.289,
P=0.015)和总输入量(OR:24.729,95%CI:3.956~154.562,
P=0.001)是CRS围手术期出现SA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构建CRS围手术期SAE预测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72~0.980),模型Hosmer-Lameshaw检验计算预测效能为95.6%,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和一致性。
结论:CRS是治疗CRPM的一种安全有效方式。严格筛选病例和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降低CRS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文献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膜转移;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文乐;王辉;李杨;袁紫旭;刘铎;吴志杰;邓伟豪;罗瑞;陈婧;蔡建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广州 510655;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 广东省结直肠及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广州 510655;东莞市厚街医院外科,东莞 5231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文乐;王辉;李杨;袁紫旭;刘铎;吴志杰;邓伟豪;罗瑞;陈婧;蔡建-.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06):513-521
A类:
CRPM,Lameshaw
B类:
肿瘤细胞减灭术,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围手术期,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构建,CRS,相关影响因素,病例系列研究,中山大学,结直肠外科,阑尾黏液腺癌,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情况,手术时间,除数,膜切,失血量,全组,同时性,异时性,新辅助治疗,原发肿瘤,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偏态分布,严重不良事件,SAE,logistic,相关危险因素,校正曲线,腹膜癌指数,PCI,手术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泌尿系统,输尿管损伤,大量出,贫血,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切口,裂开,腹腔感染,癌胚抗原,输注,输入量,多因素回归,内部验证,Hosmer,检验计算,预测效能,预测准确度,有效方式,液体管理,结直肠肿瘤,安全性分析
AB值:
0.256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