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究
文献摘要:
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形成的红色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精神、牺牲精神"为白山黑水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东北抗联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时代有着引领青少年价值观培养、为民族复兴助力赋能的时代意义.东北抗联精神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内核、教学目标的契合性、一致性为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拓展教育路径,将东北抗联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当中,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深化地方优势党史资源的学习和推广实践,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筑自信之基.
文献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时代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增艳;丁欲晓
作者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通化市第一中学,吉林 通化134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增艳;丁欲晓-.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11):33-38
A类:
B类:
东北抗联精神,地方高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路径,路径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红色精神,爱国精神,牺牲精神,白山黑水,十四年,抗日战争,精神动力,青少年价值观,时代意义,理论内核,契合性,理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展教育,教育路径,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育目标,党史资源,推广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B值:
0.2053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