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文献摘要:
黄斑裂孔直径大小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直径>400 μm者为大裂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能够有效地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牵拉,是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FTMH)手术治疗的经典方式。然而,对于大直经、复发性FTMH效果欠佳。为获得理想的大直径FTMH解剖愈合和功能恢复,新的手术治疗策略,如视网膜内界膜(ILM)翻转、扩大ILM撕除范围、不同组织瓣膜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等,一直是眼底病领域研究者探索和讨论的热点。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大直径FTMH治疗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就大直径FTMH的ILM翻转术、扩大范围的ILM剥除术,不同组织瓣膜移植术,生物材料等辅助技术等手术方式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文献关键词:
黄斑裂孔,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范小娥;任新军;李筱荣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003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小娥;任新军;李筱荣-.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01):88-92
A类:
FTMH
B类: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现状,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膜界面,牵拉,经典方式,直经,复发性,获得理想,功能恢复,手术治疗策略,ILM,不同组织,组织瓣,瓣膜,间充质干细胞,眼底病,扩大范围,剥除术,移植术,生物材料,辅助技术,手术方式,治疗进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AB值:
0.2817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