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UV⁃B处理对大豆异黄酮合成影响及GmUVR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UV?B辐射对大豆异黄酮合成调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UV?B辐射处理大豆V1期幼苗,采用HPLC和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处理前后各部位异黄酮含量和基因的表达,并克隆出GmUVR8光受体基因.发现UV?B辐射处理大豆V1期幼苗8 h后,叶中总异黄酮含量提高1.3倍,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分别提高15.8和16.5倍.大豆根、茎和叶中CHS和IFS基因对UV?B反应的时间和强度存在明显差异,CHS11在处理2 h后表达量增加38.4倍,IFS1和IFS2基因的最高表达量分别比处理前增加4.7和18.3倍.克隆出了大豆中编码UVR8光受体的GmUVR8a、GmUVR8b和GmUVR8c基因,其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UVR8的同源度为74%;GmUVR8a、GmUVR8b、GmUVR8c基因在叶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以GmUVR8b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在大豆中UV?B辐射可能通过多种UVR8光受体调控苯基丙酸类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异黄酮的合成.
文献关键词:
大豆;UV-B;UVR8光受体;异黄酮;基因表达;基因克隆
作者姓名:
张艺;于存浩;马晓红;姚陆铭;武天龙;王彪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艺;于存浩;马晓红;姚陆铭;武天龙;王彪-.UV⁃B处理对大豆异黄酮合成影响及GmUVR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大豆科学,2022(01):28-35
A类:
GmUVR8,CHS11,IFS1,IFS2,GmUVR8a,GmUVR8b,GmUVR8c,AtUVR8
B类:
大豆异黄酮,基因克隆与表达,表达分析,合成调控,分子机理,V1,幼苗,HPLC,黄酮含量,光受体,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氨基酸序列,拟南芥,苯基,丙酸,酸类,关键酶基因
AB值:
0.1716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