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凝血和纤溶参数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死亡:10年随访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远期死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多中心口服降纤二级预防数据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登记可随访患者信息及死亡原因,再与原数据库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278例患者完成随访,蚓激酶组166例,对照组112例;10年内共有124例死亡(44.6%),其中92例(74.2%)为血管性死亡。蚓激酶组全因死亡74例(44.6%),血管性死亡55例(33.1%);对照组全因死亡50例(44.6%),血管性死亡37例(33.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蚓激酶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10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基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与患者10年非血管性死亡风险显著相关[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9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1~3.25; P=0.006]。半年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降幅越大,10年全因死亡风险越低( HR 0.94,95% CI 0.90~0.99; P=0.011);1年内INR降幅越大,10年血管性死亡风险越低( HR 0.41,95% CI 0.17~0.96; P=0.040);1年内D-二聚体降幅越大,10年血管性死亡风险越高( HR 1.37,95% CI 1.02~1.83; P=0.034)。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INR降幅越大,10年非血管性死亡风险越高( HR 2.15,95% CI 1.29~3.59; P=0.004)。 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10年死亡发生率较高,死亡者中约3/4为血管性死亡。急性期降纤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10年全因死亡无明显影响;半年内tPA降幅越大,全因病死率越低;基线及1年内D-二聚体水平降幅越大,10年血管性死亡风险越高;基线及1年内INR降幅越大,10年非血管性死亡风险越高。
文献关键词:
卒中;脑缺血;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存活率;死亡原因
作者姓名:
周璇;殷乐;王瑞;徐加平;张霞;仲崇科;尤寿江;曹勇军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苏州 215004;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14000;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苏州 215000
引用格式:
[1]周璇;殷乐;王瑞;徐加平;张霞;仲崇科;尤寿江;曹勇军-.凝血和纤溶参数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死亡:10年随访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2(12):904-911
A类:
B类:
缺血性卒中,卒中患者,随访研究,多中心,心口,二级预防,过流,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方法,可随,患者信息,死亡原因,蚓激酶,血管性死亡,全因死亡,Cox,比例风险模型,死亡影响因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死亡风险,风险比,hazard,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二聚体,死亡者,急性期,降纤治疗,因病,病死率,平降,脑缺血,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AB值:
0.2390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