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诸"势"同一理,举一可反三
文献摘要:
1 引子 将英文potential翻译为"势",是物理学名词翻译中很传神的一例.从"因势利导"、"蓄势待发"、"仗势欺人"等词汇中,我们能够品读出"势"是因姿态、地位而具有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并不需要直接表现为行为和动作,但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1].物理学中的"势"正是这样的概念,它是一个只和状态、位置有关的物理量,当对象处于这些状态、位置时便会具有一定的"做功"能力——势能(或称位能).势能的引入简化了许多力学问题,如将动能守恒转化为适用条件更广泛的机械能守恒,将动能定理转化为使用更方便的功能原理等.作为科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笔者注意到在中学物理阶段,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电势等概念多是直接引入,并未对其来源、思路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做充分阐述,学生的学习仍处于"知识点集邮"的状态,无法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认知,成为了基础物理教学的难点.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祖宏迪;强艳;白欣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89;北京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 100744;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祖宏迪;强艳;白欣-.诸"势"同一理,举一可反三)[J].物理,2022(05):367-369
A类:
B类:
引子,potential,译为,物理学,学名,名词,传神,一例,因势利导,蓄势待发,仗势欺人,品读,读出,并不需要,实感,物理量,做功,位能,力学问题,动能守恒,恒转,适用条件,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功能原理,科学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中学物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接引,相互之间,知识点,点集,集邮,基础物理,物理教学
AB值:
0.5513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