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真实世界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对比接受有限疗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或接受恩替卡韦(ETV)持续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3月符合入组标准HBeAg阳性CHB患儿资料,比较Peg-IFNα-2a组、ETV组和未治疗组患儿的HBsAg清除率等。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治疗52周时,Peg-IFNα-2a组、ETV组和未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46.2%、5.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616, P=0.001),且Peg-IFNα-2a组和ETV组中发生HBsAg清除者均伴有抗-HBs转阳;随访共104周时,Peg-IFNα-2a组、ETV组和未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46.2%、10.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056, P=0.004),其中Peg-IFNα-2a组发生HBsAg清除者均伴有抗-HBs转阳,ETV组2例发生HBsAg清除的患儿中仅有1例同时伴有抗-HBs转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616, 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清除与年龄、抗病毒治疗药物相关。治疗期间,Peg-IFNα-2a组出现发热( n=4,30.8%)、皮疹( n=4,30.8%)、乏力( n=1,7.7%)、白细胞减少症( n=7,53.8%)、关节炎( n=1,7.7%)和脱发( n=3,23.1%)等不良反应,而ETV组未观察到上述不良事件。 结论:5岁及以下HBeAg阳性CHB儿童采用Peg-IFN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比采用ETV达到更高的HBsAg清除率,而ETV相较Peg-IFNα-2a的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
文献关键词: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恩替卡韦
作者姓名:
王慧敏;周英芝;常宇南;何怡;彭小蓉;胡鹏;任红;许红梅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传染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慧敏;周英芝;常宇南;何怡;彭小蓉;胡鹏;任红;许红梅-.基于真实世界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10):1056-1062
A类:
B类:
真实世界,聚乙二醇干扰素,2a,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受有,疗程,Peg,IFN,ETV,乙型肝炎病毒,CHB,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疗效,HBsAg,清除率,Fisher,概率法,logistic,抗病毒治疗,治疗药物,治疗期间,皮疹,白细胞减少症,关节炎,脱发,不良事件
AB值:
0.1747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