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D-二聚体有助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与预后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诊断和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利用HBV-ACLF诊断中国标准研究(COSSH-ACLF)开放队列,随机纳入142例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ACLF患者和非ACLF患者,不同ACLF等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别以28 d和90 d为终点比较生存组和病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研究D-二聚体和其他实验室指标以及预后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D-二聚体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并利用外部125例ACLF患者进行验证。用 Student
t 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连续计量数据,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多组间的连续计量数据。
结果:ACLF组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2 588.5(1 142.8,5472.8)μg/L]与非ACLF组中的[1 385.5(612.0,3 84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CLF-3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ACLF-1/2级(ACLF-3对比ACLF-1,
P<0.001;ACLF-3对比ACLF-2,
P<0.05)。28/90 d病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的患者(
P<0.001)。D-二聚体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高密度脂蛋白C等指标以及各项预后评分(COSSH-ACLFs、CLIF-C ACLFs、CLIF-OFs、MELDs)呈显著正相关。D-二聚体预测ACLF患者28 d和90 d预后的AUROC分别为0.751(95%可信区间:0.649~0.852)和0.787(95%可信区间:0.695~0.878),与其他评分的预测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25例外部验证组验证了类似结果。
结论:D-二聚体水平在ACLF患者中显著增高,同时是影响ACLF患者28 d和90 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文献关键词: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D-二聚体;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莺燕;辛娇娇;李朋;罗金晋;李佳琪;梁茜;江静;石东燕;汪一帆
作者机构: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13;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台州 3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莺燕;辛娇娇;李朋;罗金晋;李佳琪;梁茜;江静;石东燕;汪一帆-.D-二聚体有助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与预后)[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10):1082-1091
A类:
MELDs
B类:
二聚体,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炎相关,HBV,预测预后,中国标准,标准研究,COSSH,实验室指标,预后评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tudent,Mann,Whitney,计量数据,Kruskal,Walli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高密度脂蛋白,ACLFs,CLIF,OFs,可信区间,预测能力,外部验证,预测因素
AB值:
0.2285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