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CEBPA双突变合并7q片段缺失急性髓系白血病M5一例
文献摘要:
患者  女,16岁,因"间断恶心、干呕1月余,发热1周"于2019年7月19日入院。上述症状无明显诱因,且与进食无关,但逐渐加重。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腹胀、腹泻,无皮肤黏膜出血及骨痛。后出现发热,伴有咳嗽、咳白色黏痰,口服"感冒药"后无明显缓解。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24.62 × 10 9/L,白细胞不分类,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70 g/L,血小板(platelets,PLT)64 × 10 9/L。外周血细胞形态:原始幼稚细胞占69%;骨髓形态:AML-M5(原始单核细胞占56.8%,幼稚单核细胞占2%)。免疫分型: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的41.5%,主要表达HLA-DR、CD7、CD13、CD15、CD33、CD34、CD38、CD58、CD64、CD117、CD123、MPO。髓系基因突变筛查:CEBPA双突变阳性;染色体核型:del(7)(q22)。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5 CEBPA双突变;del(7)(q22)。确诊后经吡柔比星+阿糖胞苷(TA)方案诱导缓解化疗后骨髓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与其胞弟配型不相合。此后经序贯方案化疗病情缓解后自行延长化疗间歇期。2020年6月2日我院复查骨髓形态提示AML-M5复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占77.6%),家属商讨后决定暂不接受化疗。2020年6月13日患儿因高热入院,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占95%,给予TA方案诱导化疗后外周血细胞形态: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占34%。期间全身状况差,评估病情不能耐受高强度联合化疗,先后给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化疗2疗程后血象进行性恢复,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原始单核细胞占10.4%,幼稚单核细胞占4.0%。10月15日、11月27日分别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诱导化疗,复查骨髓:原始单核细胞占6.8%,提示化疗后骨髓未缓解。2021年1月16日予以足叶乙甙+阿糖胞苷(EA)方案再次诱导治疗,化疗过程顺利,入院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原始单核细胞占11.2%,幼稚单核细胞占2.0%。3月10日予以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HAA)方案化疗,过程基本顺利,病情好转后出院,各方案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见表1。现仍在后续治疗随访中。本研究通过了医院的伦理审查(2021KYLL225),患者及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杨博科;吴涛;毛东锋;鱼玲玲;王宗慧;白海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兰州 730050
引用格式:
[1]杨博科;吴涛;毛东锋;鱼玲玲;王宗慧;白海-.CEBPA双突变合并7q片段缺失急性髓系白血病M5一例 )[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2(08):916-918
A类:
M5 ,2021KYLL225
B类:
CEBPA,双突变,7q,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恶心,干呕,月余,进食,咳嗽,咳痰,腹胀,皮肤黏膜,黏膜出血,骨痛,感冒药,血常规,white,blood,cell,WBC,10 ,不分,hemoglobin,HGB,platelets,PLT,幼稚,骨髓形态,AML,单核细胞,免疫分型,HLA,DR,CD7,CD13,CD15,CD33,CD34,CD38,CD58,CD64,CD117,CD123,MPO,基因突变,染色体核型,del,q22,acute,myeloid,leukemia,吡柔比星,阿糖胞苷,TA,诱导缓解,化疗后,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胞弟,配型,相合,序贯方案,疗病,化疗间歇期,我院,复查,骨髓有核细胞,细胞增生,家属,商讨,暂不,不接受,高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诱导化疗,不能耐受,联合化疗,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疗程,血象,骨髓细胞形态学,去甲氧柔红霉素,IA,未缓解,EA,诱导治疗,高三尖杉酯碱,HAA,相关检测,检测指标,后续治疗,伦理审查,监护人,知情同意
AB值:
0.3726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