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CV2感染对猪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动态影响
文献摘要:
研究PCV2感染猪淋巴细胞对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其在NF-κB信号通路中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生成作用机制.选取10头28日龄PCV2抗原、抗体双阴性仔猪,无菌采集、分离脾淋巴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分PCV2感染组和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感染组PCV2病毒添加剂量250 μL/100 mL细胞悬液,对照组加入同体积细胞培养液,培养后0,6,12,24,48 h收集淋巴细胞和上清液.共聚焦电镜检测NF-κB核移位,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核蛋白、磷酸化抑制性κBα蛋白含量,EMSA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率,ELISA试剂盒检测上清液中IL-1β、TNF-α、IL-6、IL-10、IL-17和TGF-β1的含量.结果显示,NF-κB/P65蛋白在淋巴细胞核中移位程度随着PCV2感染时间增加而增强,6 h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F-κB与DNA的结合率与PCV2感染时间呈现线性增长,PCV2感染后6 h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 h有所降低,但相对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淋巴细胞质中p-IκBα蛋白表达在PCV2感染后24 h达到峰值,且在整个检测期间相对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PCV2感染组IL-1β和IL-6含量在6,12 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4 h有所升高,48 h感染组IL-1β和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7和TNF-α随着PCV2感染时间延长含量不断增多,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 h达到峰值,48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0含量呈现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CV2感染组6 h开始升高,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 h开始降低,48 h与对照组基本一致.TGF-β1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感染组6~12 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48 h明显升高.结果表明,PCV2通过磷酸化降解途径显著激活淋巴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使其核移位和DNA结合率显著增强,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IL-10和TGF-β1的升高或降低调控机体在感染早期表现免疫抑制,后期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特征,并通过TNF-α和IL-17的高表达加重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文献关键词:
PCV2;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通路;细胞因子
作者姓名:
董林;王艳萍;唐娜;徐倩倩;苗立中;王金良;沈志强
作者机构: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林;王艳萍;唐娜;徐倩倩;苗立中;王金良;沈志强-.PCV2感染对猪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动态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22(06):1115-1121
A类:
B类:
PCV2,炎性细胞因子,动态影响,核因子,日龄,双阴性,仔猪,无菌,脾淋巴细胞,成单,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添加剂量,细胞培养,培养液,上清液,共聚,移位,blot,P65,核蛋白,磷酸化,抑制性,蛋白含量,EMSA,试剂盒,TGF,细胞核,线性增长,对对,细胞质,个检,6h,先降,过磷酸,降解途径,低调,感染早期,免疫抑制,病理特征,达加,重机,体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AB值:
0.2581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