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4-2019年湖州市昼夜温差与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次的时间序列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的]了解湖州市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分布情况,探索昼夜温差(DTR)对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次的影响,为发现易感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探究湖州市2014-2019年DTR对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次的非线性滞后效应,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并按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层计算暴露于DTR的入院风险.[结果]研究共纳入17658例儿童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当DTR超过7.5.C时,其相对危险度骤然上升,当DTR达到17 aC时,全人群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入院风险最大.在单日滞后效应中,DTR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入院风险开始于当天,并一直持续到滞后第2天,其效应最大值出现在当天,RR为1.353(95%C/:1.220~1.502).累积滞后效应出现在lag0到lag0-6 间,且在lag0-3时RR值最大,为1.938(95%CI:1.483~2.533).分层分析发现,男、女童分别在lag0-3和lago-2时出现最大效应值,RR及其95%CI值分别为2.301(1.671~3.169)和1.566(1.152~2.129),且DTR对男童的效应值和持续时间均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的结果中,0~3岁和4~14岁儿童均在lag0-3出现最大效应值,RR及其95%CI值分别为1.734(1.454~2.572)和1.998(1.226~2.254),且DTR对4~14岁儿童的效应值和持续时间均高于0~3岁儿童;不同季节的结果中,夏秋季累积效应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在lag0-10时出现最大效应值,RR 及其 95%CI 值为 4.164(1.191~14.561).[结论]DTR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影响为急性效应,男童和4~14岁儿童对DTR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应该警惕剧烈的DTR变化,提前做好保护措施.
文献关键词:
昼夜温差;支气管肺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时间序列;滞后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洪为胜;沈志昊;陈静娴;章兰英
作者机构: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质管科,浙江,湖州313000;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统计室,浙江,湖州31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洪为胜;沈志昊;陈静娴;章兰英-.2014-2019年湖州市昼夜温差与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次的时间序列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10):1122-1127
A类:
lago
B类:
湖州市,昼夜温差,儿童支气管肺炎,人次,时间序列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气象因素,DTR,易感人群,保护措施,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滞后效应,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层计算,住院患者,相对危险度,骤然,aC,单日,当天,RR,积滞,lag0,分层分析,女童,男童,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夏秋季,累积效应,冬春季
AB值:
0.2207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