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7-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大气PM2.5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昆明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方法 收集2017-2019年昆明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每日死亡人数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 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估算大气PM2.5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结果 2017-2019年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多为优良,PM2.5日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7.5 μg/m3,中位数为24.5 μg/m3,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2.5均值、中位数、24 h平均第95百分位数均逐年下降.2017-2019年每日PM2.5浓度与昆明市非意外死亡人数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单日效应Lag0及Lag2 ER(95%CI)为1.37%(0.27%~2.50%)、1.23%(0.14%~2.33%),累积滞后效应先升高后下降,从Lag01逐渐升高Lag03达到最大,其后下降;Lag03 ER(95%CI)为1.93%(0.46%~3.42%).≤65岁人群在滞后第2天和累积滞后Lag02~Lag05均有显著死亡风险增加,Lag05效应最强,Lag2和Lag05 ER(95%CI)为 2.51%(0.56%~4.51%)和 3.23%(0.26%~6.29%);>65 岁人群在 Lag0 ER(95%CI)为 1.29%(0.04%~2.54%).男性Lag0、Lag1 ER(95%CI)为 1.72%(0.37%~3.08%)和 1.33%(0.00%~2.67%),累积滞后效应从 Lag01~Lag03 逐渐升高,到 Lag03达到最大,其后开始下降,Lag03 ER(95%CI)为2.16%(0.37%~3.98%);女性人群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超额死亡人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合计为178人,按照WHO空气质量准则合计为845人.结论 昆明市大气PM2.5对人群存在一定急性超额死亡风险,PM2.5 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昆明市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超额死亡人数增加;男性可能为敏感人群,≤65岁人群滞后效应明显.2017-2019年随着PM2.5超标情况逐年改善,由PM2.5 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逐年减少.
文献关键词:
细颗粒物;时间序列;非意外死亡;超额死亡风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皓;李旭;苏晓梅
作者机构: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科,云南昆明6502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皓;李旭;苏晓梅-.2017-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大气PM2.5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22(17):2382-2387
A类:
Lag02,Lag05
B类:
昆明市主城区,PM2,非意外死亡,大气细颗粒物,fine,particulate,matter,超额死亡风险,大气污染物浓度,日死亡人数,气象条件,广义相加模型,年龄分层,分层分析,行健,健康风险评估,环境空气质量,中位数,国家一级,百分位数,滞后效应,单日,Lag2,ER,积滞,Lag01,Lag03,Lag1,女性人群,效应差异,空气质量标准,WHO,感人,超标情况,过早死亡
AB值:
0.198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