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在儿童难治或复发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探索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用于儿童难治或复发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反应。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选择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采用PD-1抗体治疗的6例霍奇金淋巴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近期、远期随访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评估分为完全反应、部分反应、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和无反应。结果: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开始PD-1抗体治疗时年龄为11.6(10.2,13.3)岁。病理类型为混合细胞型3例、结节硬化型2例、结节淋巴细胞为主型1例。分期Ⅳ期4例、Ⅲ期2例;危险度分组均为高危组,5例患儿存在B组症状,所有患儿在开始PD-1治疗前状态均为难治或复发。PD-1抗体首次用药后12周内早期评估3例部分反应、3例疾病稳定,用药16周后晚期评估5例完全反应、1例部分反应,无一例患儿治疗期间出现进展。随访时间27(21,41)个月,5例患儿无事件生存,持续缓解状态,1例患儿停药4周后发热,后确认为转化为介于弥漫大B细胞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B细胞淋巴瘤。6例患儿用药耐受性较好,输注期间未见高热、寒战、皮疹等输注反应,无一例患儿因不良反应延迟、减量或停药。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应性皮肤血管增生,不伴疼痛或痒感,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结论:PD-1抗体用于难治或复发霍奇金淋巴瘤患儿治疗应答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文献关键词:
淋巴瘤;复发性;儿童
作者姓名:
李英;段彦龙;黄爽;张梦;金玲;张永红;王晓玲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 北京市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英;段彦龙;黄爽;张梦;金玲;张永红;王晓玲-.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在儿童难治或复发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探索)[J].中华儿科杂志,2022(06):573-577
A类:
B类:
程序性死亡受体,难治,应用探索,体用,治疗反应,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抗体治疗,远期随访,疗效评估,估分,疾病进展,中男,病理类型,危险度,为难,早期评估,后晚,一例,治疗期间,随访时间,无事件生存,弥漫,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淋巴瘤,耐受性,输注,高热,寒战,皮疹,反应延迟,治疗过程,反应性,血管增生,伴疼痛,停药后,治疗应答,复发性
AB值:
0.288561
相似文献
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项前瞻、多中心、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高岩;杨瑜;岑洪;刘红;傅晋翔;王顺清;冯茹;于丁;张新友;陈焯文;李玉富;黄慧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广州 510060;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福州 350014;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南宁 53002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南通 22600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苏州 215004;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广州 51000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广州 510515;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武汉 430079;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深圳 51802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佛山 528000;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郑州 450008
芦可替尼联合脂质体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泼尼龙和(或)培门冬酶对儿童复发/难治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魏昂;马宏浩;张利平;廉红云;杜俊烨;王冬;崔蕾;欧雯欣;赵云泽;赵晓曦;张莉;李志刚;王天有;张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疾病研究室,北京 10004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