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混合现实技术在复杂pilon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MR)在复杂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骨科收治的22例Rüedi-Allg?wer Ⅲ型pilon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两组:MR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39.2±15.1)岁;在跟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采用MR技术辅助医患沟通、术前规划、手术指导及康复锻炼。对照组13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3.7±9.6)岁;单纯采用经典的跟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医患沟通有效性、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复位程度、并发症和术后1年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MR组患者手术知情程度调查问卷分数[(77.8±19.2)分]高于对照组[(50.0±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MR组患者透视次数[(7.3±2.6)次]低于对照组[(9.5±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8.3±14.4) min、(110.4±20.4) min]、出血量[(118.9±36.5) mL、(128.8±35.2)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42,
P=0.527)。MR组中解剖复位8例,复位可1例;对照组中解剖复位4例,复位可8例,复位差1例;MR组的解剖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MR组中伤口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对照组中伤口延迟愈合2例,浅表软组织感染1例,骨不连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2例。术后1年MR组AOFAS的踝-后足评分[(83.8±9.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3.3±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5),但两组AOFAS的踝-后足评分的优良情况(优6例,良1例,一般2例;优6例,良2例,一般4例,差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48)。
结论:MR能够提高复杂pilon骨折医患沟通的效率、降低术中透视次数、改善复位的质量及踝关节功能,但未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失血量。
文献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骨折固定术,内;混合现实;效率;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杰;刘建民;孙文建;段小英;袁之木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骨科,南京 211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杰;刘建民;孙文建;段小英;袁之木-.混合现实技术在复杂pilon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10):832-838
A类:
B类:
混合现实技术,pilon,手术中,初步应用,应用疗效,疗效分析,MR,骨折手术治疗,东南大学,学医,同仁医院,骨科,edi,Allg,wer,骨折患者,治疗模式,跟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技术辅助,医患沟通,术前规划,手术指导,康复锻炼,通有,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可比性,解剖复位,位差,复位情况,中伤,伤口,延迟愈合,骨不连,创伤性骨关节炎,浅表,软组织感染,术中透视,踝关节功能,失血量,骨折固定术,功能恢复
AB值:
0.2669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