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反漂浮”体位在累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在“反漂浮”体位在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9月—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创伤中心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8~70岁,平均38.5岁;SchatzkerⅡ型1例,Ⅳ型4例,Ⅴ型7例,Ⅵ型7例;累及后柱+外侧柱1例,后柱+内侧柱4例,后柱+内侧柱+外侧柱14例。所有患者在“反漂浮”体位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胫骨平台后柱+内侧柱骨折4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入路,余15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术中骨折端暴露良好。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行患膝X线检查,评估内固定是否失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测量对比患者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膝关节功能。结果:19例患者均在“反漂浮”体位下顺利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60~115 min,平均91.6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08 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17~25周,平均19.2周。患者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7.16°±2.24°、后倾角为9.41°±0.85°,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5.98°±3.59°、后倾角为9.55°±0.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29、2.01, P值均>0.05)。术后1年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患膝功能优9例、良8例、中2例。 结论:在“反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术野显露较好,手术安全,内固定稳定有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文献关键词:
胫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反漂浮体位;骨折固定术;三柱分型;后柱骨折
作者姓名:
何健;陶岳峰;袁荫祥;朱炳斌;黄小东;房江月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创伤中心,安庆 246003
引用格式:
[1]何健;陶岳峰;袁荫祥;朱炳斌;黄小东;房江月-.“反漂浮”体位在累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5):318-323
A类:
反漂浮体位,漂浮体位
B类:
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手术治疗,折中,临床应用效果,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创伤中心,心累,骨折患者,Schatzker,外侧柱,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节后,后内侧,前外侧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定期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特种,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均一,随访时间,一例,内固定松动,评分标准,膝功能,下手,显露,手术安全,关节功能恢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三柱分型,后柱骨折
AB值:
0.207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