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应用蒽环类药物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应用蒽环类药物(AC)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所有应用过AC的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共408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74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334例)。主要终点事件是患者在应用AC后出现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次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因心血管事件停止化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8例患者,年龄(55.6±14.9)岁,其中男性227例(55.6%)。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随访期间74例(18.1%)出现了心血管事件,为心血管事件组,余334例为非心血管事件组。心血管事件组中心力衰竭45例(38例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30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肌炎/心包炎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10年(
OR=2.328,95%
CI 1.055~5.134,
P=0.036)、年龄(
OR=1.024,95%
CI 1.003~1.045,
P=0.027)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事件组的全因死亡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47.3%比26.6%,
P=0.001)。心血管事件组中有9例(12.2%)因心血管事件停止化疗,7例(9.5%)因心血管事件死亡。
结论:尽管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应用AC后发生的心血管事件以心力衰竭为主,但心律失常等事件亦不少见;出现心血管事件可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年龄、长期高血压是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应用AC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肿瘤;肿瘤心脏病学;蒽环类药物;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戴梦圆;张艳丽;孙玉喜;吕鑫;张新鑫;孙秀丽;方凤奇;刘基巍;夏云龙;刘莹
作者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大连 116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梦圆;张艳丽;孙玉喜;吕鑫;张新鑫;孙秀丽;方凤奇;刘基巍;夏云龙;刘莹-.应用蒽环类药物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11):1058-1063
A类:
B类:
蒽环类药物,血液系统肿瘤,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真实世界,AC,回顾性研究,医院住院,淋巴瘤,白血病患者,主要终点,终点事件,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原性,logistic,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时间,中男,随访时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高血压病,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全因死亡率,死亡风险,肿瘤心脏病学
AB值:
0.1395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