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是电离辐射作用于皮肤组织后的晚期效应,是放射性核事故和肿瘤放疗等之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皮肤纤维化表现为皮肤外观的改变、皮肤弹性消失与挛缩、皮肤坚硬难以捏起折痕,可伴发毛细血管扩张、疼痛与瘙痒,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进展性的纤维化,反复出现皮肤感染。目前关于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针对性的救治手段及有效治疗药物。因此,深入探索电离辐射所致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机制,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辐射;皮肤损伤;放射性皮肤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莫韦;曹建平;余道江;张舒羽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123;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整形外科,成都 61005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室,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莫韦;曹建平;余道江;张舒羽-.放射性皮肤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22(08):506-512
A类:
放射性皮肤纤维化
B类:
电离辐射,辐射作用,皮肤组织,放射性核,核事故,肿瘤放疗,皮肤弹性,挛缩,坚硬,捏起,折痕,伴发,发毛,毛细血管扩张,瘙痒,进展性,复出,皮肤感染,发生机制,治疗药物,防治手段,皮肤损伤
AB值:
0.233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